2017年10月03日

「我們的景美溪願景」焦點團體座談紀錄

「我們的景美溪願景」焦點團體座談紀錄

n   座談日期:20151007日(周三)晚上7:00-9:30

n   座談地點:景美國中第二會議室

n   座談主題引言:景美溪守護聯盟成立至今逾十五年,與文山區里長及居民共同守護景美溪的水質、安全及生態品質。而今在設計之都、iVoting、參與式預算等市民參與的世代裡,我們對景美溪的願景在生物多樣、水質乾淨、親水安全、環教推動等面向中,有什麼具體的期待與實踐方向?

n   座談主持人: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校長鄭秀娟

n   主題演講講者:景觀學會理事長劉柏宏老師

n   焦點團體代表:萬和里吳祚榮里長

景東里高鳳謙里長

明興里鄢健民里長

景慶里黃逢廣里長

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梁蔭民

景美地方文史部落格版主何文賢

n  開場說明(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校長鄭秀娟)

景美溪是文山區重要的地理特色,早期的發展與開墾都與河岸有關。我們很早就籌組景美溪守護聯盟、蒐集資料。約莫七、八年前,里長提出要建攔河堰,但現況最大的問題是水量過少,而水量不足會使生態惡化。景美溪對大河城市的發展有其重要性,水位須要抬升,但若草率規劃有安全的疑慮。去年與今年,景美溪沿岸又有兩個里提出蓋攔河堰的需求。梁老師對水文、水利的關係較清楚,協助我們與里長溝通,因為水位若要抬升、堤防要加高,水患時就會超過警戒線,所以後來里長才不堅持。所以民眾的親水需求必須要考量,水利處於九月時也請顧問公司做規劃案。

今日的座談盼大家暢所欲言,後續我們會將座談紀錄行文給水利處,11/4公共論壇會邀請李慶峰議員與水利處官員等,討論要如何落實,讓城市空間能生態化。希望透過由下而上的突破、生活與生態共存的思維,今天也邀請到劉柏宏老師進行主題演講,希望進一步開拓視野,擴及生態、教育、水質等各層面。

n  主題演講:與水共存的文山城(景觀學會理事長劉柏宏老師)

2030的大河願景,對於水與治水的概念,應擴大到水與土的關係。最近開始談2050,四年前談2030的計劃也是現在正在進行或落實的計劃。今天主題會著重在公共溝通與社區的部分;因為與社區的溝通不足,所以很多民眾會提出要加高攔河堰的事。從理念的角度來看,不論20302050,是誰的願景?希望是大家的願景,而不是政府的,是屬於眾人的20302050

我們面對的全球氣候變遷,國際都市尤其要慎重、敏感。再者,台北與新北市因為都是山系,而且雙北有很多水系。第三,面對城市的保護概念,保護的標準與保護標的物的指認、必須要保護的區位、要保護的標的物是那些?保護線在那裡?極端降雨的災害是我們未來要面對的,大家可以用科技的資料來看環境的敏感度與都市的狀況。以前面對的方法或設計都是用"排水"的思維,所以水土是分治的;但是新的思惟是要整體的流域治理,健全的水環境必須要從城市的角度,來做為未來的規劃構想。台北市組織的顧問團成員包括水、土、都市計劃、公共參與等背景,不是只有找水利或都市計畫的專家。文山區要做的話,應該也是跨領域的機會。

具體來看2030的預測或願景,不論是極端降雨或是海平面上升,都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第二是高齡化社會與人口移入的問題,未來還有氣候難民的課題。主要的影響是水資源的供給不穩定、豐枯加劇;再者是法令的部分,新北提出整體發展綱要計畫,這也會影響我們對未來城市發展的規劃願景。第三是新北的水環境分析。例如此圖是2030大河願景規劃的重要生態敏感保護區,北台灣陽明山系、石門水庫週邊、淡水河系重要鳥類生態濕地等,敏感區的框定是動植物生存的重要基礎。任何計畫都不應去改變這些地方的狀況。

當初朱市長提出四水新首都(治水,透水,清水,親水),台北市的做法大體上也不脫離這幾個概念。國際上都在談整合,問題須要從整個水系來看,例如日本鶴見川,南韓等。由都市角度來看,大河的概念可分為幾個項目。

課題一是都市地區能力不足。若台北市下大雨,文山區就有淹水和邊坡崩塌的問題,抗災的能力還可以再提昇。課題二是水土分治的問題,山坡地的土地開發忽略水的問題,就可能造成崩塌。課題三是河川的整體營造,河川環境營造缺乏整體規劃,如景美溪就須要以整條溪的概念來檢視。課題四是水循環、水資源與水污染,這三個部份要合在一起評估與規劃。最後課題五是水環境營造缺乏公共參與,這也是文山社大可以著力的部分,水環境成為公共論述的議題、提升民眾對水環境的認識,才能事半功倍。

接著,針對上述課題簡單報告提出的因應對策。

課題一都市地區抗災能力不足。一是對風險的界定不夠精確,相關的基礎資料不足;公開的資料如何讓民眾知道,或是模擬程度要更為精準,這些問題公部門應該可以再努力。二是缺乏流域的整體治理。淡水河流域不只是台北市的問題,應該是三都(台北、新北、桃園)的概念,甚至包括宜蘭;不只是跨局處,還要跨縣市一起談。三是都市土地保水能力不足。我們現在採用排水系統的概念,反向操作就是不斷把堤加高,也反映出抗洪能力的不足。第四是災害應變以救災為主,防災的整合不足;這些議題須要以韌性城市的概念來思考。所以建構流域資料、推動整體治理、提升土地保水能力、加強災害應變與社區防災等都是對策。

課題二水土分治的問題,對策就是要將水土一起思考。例如社子島的開發,水與土地開發的關係,已提昇到跨縣市的層級。台北市、新北市整個淡水河系的系統應該是合治,如此一來,都市計劃的控管上就可以有很多對策。近年來都市土地的開發,都會要求新建物要有蓄水的功能,不應增加防洪排水的負擔。這樣就會逐漸形成上中下游的水文特色的國土規劃、區域計畫或都市計劃。

課題三河川營造的整體開發,應該也是有比較好的方式。目前河川排水及高灘地規劃方向定位不明;規劃過於人工,現行水利設施單一功能;河川基流量不足,若未來水土共治的話,才有機會將水庫局部水流釋放來增加河川基流量。對策上就是必須建構基本資料庫,針對縣管河川與區排進行分類,結合景觀專業落實河川整體規劃,並且也讓施工單位認識到更好的設計規劃與規範。

課題四水循環、水資源與水污染,未能整合思考。目前水資源(雨水-水庫-單位供水)到水污染(家庭廢水排入河川)的範疇都是單一思考。污水排入河川的思惟應該要有所改變,須要較具完整性、循環性的規劃。單一的思惟已經不符合我們面臨的狀況。未來對策至少要達到三個目標,一是合理用水,近年很多團體提出水費應酌量提高,否則民眾不會意識到水資源的消耗應該要更為謹慎;二是使用過的中水應再利用;三是善用自然淨化能力,都市的水循環、水資源與水污染做整合思考,每一滴水都可以善用,面對缺水環境也是我們須要預先思考的。

最後課題五水環境營造缺乏公共參與。在公共參與部分,民眾對於河川整治的概念仍有很大問題,溝通不足也容易引發民怨。溝通的方法或知識,建構基於民眾普遍對於河川的認識不足,缺乏正確的水環境保育意識。一旦淹水,民眾會先想到把堤防加高,或增加抽水機;但現在的觀念應該改變,因為如遇暴雨,堤防對水位的警戒線而言還是不夠。所以可以透過社大或正規學校體系,讓大朋友小朋友都能多瞭解水環境;提升民眾對於水環境的認知與觀念,加強水環境營造的公共參與。以上要落實於我們的規劃理念,才能與城市共構。

再來是我們提出「大河城市」的三個訴求面向-安全、永續、幸福。台北與新北非常適合做為「大河城市」,因為我們有很多河川系統,這樣的條件希望建構以流域為基礎、透過教育宣導、永續土地管理,再到流域整體治理。理念還是須要由下而上,以民眾為出發點。

大河城市的願景,從上游到下游就如此圖所示。一是土地的管理、農地的保水,再來是教育宣導、環境教育,還有就是水資源的永續循環,政府的防救災體系也要納入考量,最後是親水環境的營造,要讓民眾可以接觸到這些成果,進而理解與愛護。(安全/永續/幸福=永續土地管理+教育宣導+水資源永續循環+防救災體系+親水環境)

大河城市的願景,不論是20302050,都是從這些概念出發。

願景一:透水、保水、永續的土地管理。目前大家推動的海綿城市,就是從這樣的理念來看。所以淡水河要兩市共同成立管理委員會,景美溪可結合民眾參與成立流域活化委員會,這樣落實的機會就很大、系統性也可以建立。至於土地的永續管理,上游地區就要重視原始林的保育,非都市計畫區要加強農地的保水,在都市地區,則是提升保水能力,提昇雨水貯留。

願景二:教育宣導。成人部分可透過社大,進行河川環境生態教育;小學生可做一日生態體驗,認識人文生態環境;一般民眾的參與,首先要建構資訊公開,辦理流域願景工作坊,讓民眾瞭解可能的機會與環境後就比較能獲得支持。再來就是形塑水岸文化,建構基礎資料後,就可以舉辦親子活動或生態導覽活動,加強市民對於河川的記憶與認同。如訂定淡水河日,舉辦淨溪親水活動。

願景三:水資源永續環境。如合理用水、減少水源的污染。此外新的方案是,我們希望未來推動二元供水系統(中水與自來水),自來水變貴,大家才會去用中水。中水的供水系統,希望政府能鼓勵或規劃來進行。另外是污水的自然淨化系統,關於污水處理系統的改善或現地處理,整個大台北的污水是否都要集中到迪化或八里,其實不必然要用大系統,我們期望是分散型的做法,例如新北市在三峽、新店溪的秀朗等也在做污水的處理,是小系統的概念。

願景四:親水環境營造。一是資訊平台的建置與公開,另可結合社大建立水環境學習中心,各社大認養關心的溪流,建構起來也就是流域學的概念。河川營造部份,主要是針對專業設計單位的規範,如景觀上不宜作過度設計,休憩需求不應超出河川的承載能力,並且要有因地制宜的概念。入堤方式也要全面檢討,如自行車道路網串聯;高灘地營造應有濕地的概念、水利設施的利用不應再增加、抽水站改造策略包括如垂直綠化,像中永和的瓦瑤溝等。

願景五是健全防救災體系。政府雖成立智慧型防災中心,有很多仍要加強。比較建議的是社區防災的概念,讓每個社區都有面對災害的韌性,設置災害疏散中心也可以讓民眾有更好的對應方式。

接著這些概念看水環境願景策略,在新北市分為六大區,台北市在中間,大文山則不能把新北市切開來談,整個大文山與文山區具有水森活生態綠花園的概念。因為有山坡有綠意,水系有景美溪、新店溪等系統,所以有生態綠的概念。從自然景觀與地下水來看大致可分為六大區。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不細談。

公共溝通的部份,目標希望公私部門交流,建立夥伴關係;整合公私部門關注的議題,再提出行動策略,而不是分開進行。這也是未來大河願景要執行的依據。在民眾溝通的部份,目標可分為三個階段。一是民間培力,二是市府跨局處的討論與專家座談,三是與市民進行分區座談與議題深化。第一階段我們就與水患治理聯盟討論流域議題與願景,第二階段是專家,第三階段要進入到社區,辦理市民願景工作坊、與水利局長座談討論等。

我們辦了許多場座談,每場座談都有問卷調查,其中詢問到「對20年後的新北市水岸城市景觀的期望」,問卷給我們很正向的回應,多數民眾都希望保持比較自然的生態。另外例如淹水的程度,可接受是20年一次;淹水多深可以申請受災補助等,這些問題都是正面的思考。大家可以看到民眾端有這樣的回應,我們也歸納出來提供給公部門。

反觀文山,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這是與幾位老師共同討論的想法。我們提到了文山有自然林和原始林、景美溪等,由山系環境-綠地空間-水系空間。空間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具有生態與空間意義的「連續尺度」。但我們現在是斷裂的。要用什麼方式可以讓這些斷裂連接在一起?這是我對文山的建議。文山有很多綠手指伸到都會中,但也有很多灰手指伸進文山區。所以自然區的保護、緩衝區的增加、低密度的控管等是要落實的。

回到最大單元的最小尺度的概念,這些也是我們在進行的,一是盤點各區空間範型,二是指認(如步道、水路、畸零空地等),未來還有規劃、串連空間的可能性與媒合。希望透過由下而上的社區空間點,一步步進行綠點的串連。這是文山由山到水串連起來,成為六個區塊的治理計畫。如何讓綠意串連起來,是我們目前要進行的工作,也是我們建議文山可以做的。如果社大與各位里長也願意投入的話,整個串連就會有更豐富的條件。以上分享,謝謝。

n  焦點團體意見彙集

鄭校長:劉老師把他四年前為新北市做的大河願景,以及今年在台北市做的依山綠地策略的規劃都串連起來。今天主要針對的是景美溪,上游有養豬戶,所以此處會有攔河堰的需求。我們與水利處討論過,可親水的地點有三處護岸,可能會先做一個小的示範點,木柵河濱公園會是一個不錯的選項。希望能更加周全,所以想瞭解各位的想法,不論是從生態面、安全面、教育面等不同面向。

高里長:山上的開發行為,不管是農園或建築行為,會造成沙土會流到河岸。山上的污泥排下來造成沙土的淤積、形成沙洲,人又下去從事耕種,就會造成河床的破壞,水流不暢通也會造成淹水的問題。這種惡性循環,都會裡的淹水都是因為人為所產生的結果。所以要做河岸生態,是否要回到原點,先讓河床水流排放通暢,再來做河岸環境生態的規劃。因為河有其負荷的承載量,當人的行為侵犯到河岸的時候,就會造成生態的破壞。此外,剛才劉老師提到中水的運用,水資源的運用也是跟人有關的。

吳里長:我比較在意是淹水的問題。我們在新店溪水源高架的下方,四十多年沒碰到過淹水,最近災情造成地方上很大困擾。經年累月來看,河川疏浚工作似乎沒有很正確或努力在做。這次看福和河濱公園,我一直批評水利處,淹上來的泥沙都沒有清,放在高灘地上,頂多推平而己。但這會妨礙到河川的水流量,流量小會導致要加高堤防,堤防一高也就失去親水性;堤內山系的水也沒有辦法自然排入到河川,相對而言,水又會再回睹;如此,再多的抽水設施、量體再大也不能解決問題。如最近的杜鵑颱風雖然不大,但造成我們很大的困擾,水系與污水系統好像都混在一起,箱涵內都是水,污水會上到二、三樓,但人孔蓋打開水位又下降。防洪的箱涵或污水的幹管,可能有某部分被阻斷。這些問題若沒解決,要談河川的親水,還不如先解決人居住空間的問題。

鄢里長:從文山區的角度,有很多社區在山坡地上,所以剛才講的保水,也是很多河川團體在談的,就是台灣的雨量很多,但保留下來的不多,也就是我們如何把雨水貯留起來。這反而是我們與傳統的排水概念比較不一樣的地方,而且會對於我們改善淹水問題可能有所影響。其實文山區很適合做雨水貯留系統,因為山坡地水往下流,水自然很好運用,不需要用到自來水。像在貓空,自來水還要耗費能源加壓,是非常不節能的做法。若能廣而推廣雨撲滿,或是在社區內做雨水貯留設施,因為現在都是瞬間暴雨,若可儲水,水量是相當大的,所以要思考如何把這些系統放入到我們的環境面。還有就是社大引導社區做了很多行動,包括萃湖、還有今天劉老師的演講,都是我們學習的過程。我們在把這些概念考量進來之後,接著就是比如說知道這個地方淹水,但它不單是河川水量的問題,像六月七日和十四日,我們明興里也淹水,我們辦公室對面也淹。因為山上下來的水很大,我們社區有住戶把他家的圍牆拆掉,整個水就下來了。水利處的說,照理我們明興里不是淹水潛勢的地方,但是也淹了兩次。這個問題就是暴雨不知道下到什麼地方,所以我們要找到一個正確治水的方法,如果能把雨水留起來有更好的策略,也請專家指導。

梁老師:我想從另外的角度回應一下。我覺得這是很難解的問題,但是一定有解。我先談遠一點,但那才是實在的問題。一是小學我們都讀過的,埃及的尼羅河每年都氾濫;二是台灣的西部平原如何來的?是沖積產生的。以過去的治水方法,沖積代表的意思就是土愈堆愈高。還有一個例子是我們都知道鄭成功當年登陸的地方,現在距離海岸三公里,台南市政府還做了一個紀念埤。這些土地怎麼來的?就是沖刷下來的,土地愈堆愈高,所以是愈來愈不會淹水的;從長遠來看,十年二十年甚至百年,也許現在淹水,但土地會慢慢長高。但是做了河堤後,我們拒絕淹水,相對的土地也不會再繼續長高;而且相對的,表示河床會愈來愈高,因為上游沖刷下來的泥土本來是很平均的分配在所有的土地上面,現在河堤多了之後,土只好堆在河床裡面。所以這個問題是無解,但也不能說無解,因為人民的生命財產還是要保障,所以就回到里長剛才提的問題。

反過來問說,很多人都說河床要清淤。事實上目前來講是不可能的事情。剛才好像吳里長有說到清淤的事,萬華那邊堆的更離譜。比如河岸邊本來有欄杆,結果土已經堆到與欄杆一般高,把欄杆都覆蓋起來了。所以要清淤,清出來的土要堆到那裡?若站在工程單位的立場,要堆到哪裡去?(現在有很多建商買廢土,或許可以賣給他們。)建築用土並不是所有的土都可以用,有些土在建築上不能用,現在堆的土大多也是不能用於建築填土的。(用來種東西?)種東西土也要先找地方擺,而且像現在推田園城市,但所需求的量也是有限,意義不大。

所以唯一的方法是如何保水,事實上這是可能的。我們也許先從小地方做起。現在因為水價太低,大家沒動機做;若水價高,大家就自然就會去做。現在只好用道德勸說,各位里長是政府基層,也許可以先做示範。我在德國,他們的雨水儲存設備可以自行組裝,買回家就可以自己做。但是台灣老百姓沒興趣,如果要花一萬元,雨水要多久才能回收?所以由道德勸說開始,從基層去反映,比如我們很多建築本身,下層可以貯水,但現在沒有人這麼做,因為水太便宜。長遠來講,都市如果能把水貯留起來才是唯一比較可行的。(社大公民週請梁老師排一場講座)

何老師:我們看小變化就知道問題有多嚴重。舊橋與新橋的差異,之前的橋是有墊高過,之前的瑠公橋會拆掉就是因為擋水,水下來會擋住所以必須要拆掉,拆掉後同時也把景美橋墊高。如果你看以前的照片,以前快樂旅社是蓋在河邊。很多橋拆掉都是因為擋水的關係。所以剛才里長有提到,我們因為上游過度開發,包括建築或耕地,沒有辦法保水,土都帶下來、雨水也下來,水流量過大、土也過多,河床也愈堆愈高,解決方法就是蓋河堤、把橋架高。問題在於像吳里長說清淤,但又不知放哪。

所以處理雨水的問題變成是我們的當務之急,現在也是因為過度開發,都市的水泥舖面根本無法吸水,唯一的做法是排水溝才能引導水到河裡,其他就是滯洪池的概念,學校的地下停車場往下挖,或者是公園把水泥敲掉,也許這是以後可以做的方向,就是讓水有空間走。雨水的問題對我們最為緊迫,因為淹水的問題是馬上須要處理;河水的問題,現在是還有堤防擋住,所以還可以再撐一下。吳里長那邊很容易首當其衝,因為是兩條河流交會。

問題在於我們的土地承載量都超過規劃。之前去聽廖桂賢教授演講,提到長遠的目標是應該要把河堤全部拆除掉。這個才是一針見血的根本。如果有一天我們有信心把堤防拆掉,表示我們自上游到下游都做得很好,不怕淹水;或即使淹水,我們也有能力處理。比如說高腳的建築,這些都是長遠的目標。現在只能重新開始,也就是由上游的水土保持,不應開發的就要保有森林的樣貌,由保水開始就不會再惡化。現在的短期目標是區域滯洪池的概念,讓雨水快速進入到土裡面,在公園或公共區域向下挖蓄水池。

梁老師:在座的里長是第一線教育民眾的,真的是責任重大。也許有些是我們平常可做的,但是理論上我們的市區裡不應該淹水。因為我們的堤岸,以淡水河來講是200年的防洪率,也就是200年才會發生一次洪水;或者說機率是1/200;景美溪大概是150年,所以理論上不該淹水,因為堤岸夠高了。第二,我們都市排水溝的設計是每小時75mm的水,也就是一小時下75mm的水它也能夠排得出去。所以按這兩個標準來講,都不應該淹水。為何還淹水呢?第一因為確實是強降雨。如果水溝暢通無阻,但是一小時超過了75mm的話,當然就會淹水。這個訊息也應該告知民眾,因為超過標準不可能不淹,排水75mm的標準已經很高了。再者,就是當初確實是這樣的設計,但是排水量卻降低。因為像很多有線業者到處亂掛、民眾保麗龍到處亂丟,排水率就降低了。所以水溝的清淤、民眾的衛生習慣,這些是我們可以做的;尤其在夏天大雨來之前,有線電線的到處亂掛等問題,該清的都先清理,至少這些是我們立刻可以做的。

鄢里長:假設水溝排水量愈大,是否會造成水位高升?也就是說排得愈快,水位升得愈高,還是會造成淹水?

高里長:所以河床要清淤,前端的水才不會回堵;因為景美溪河床高,社區在排水末端就會回堵淹水。雖然我們是比較高的地勢,但是因為景美溪水漲,就會造成社區淹水。剛才梁老師講到的,民眾的生活習慣不好、亂丟垃圾,就會影響到水溝的排水;還有一些公部門或廠商為了便宜行事,在水溝內架設管線而影響排水,就會造成地面的淹水。另外像透水餔面,因為現在都是水泥或柏油路面,沒有辦法讓水滲透到土裡,這也是都市遇到最嚴重的問題。以前的人家前有池塘、可蓄水,現在都過度開發造成的問題,每次政府講到清淤就說預算不夠,這是我們目前遇到最大的困擾。對於民眾的道德勸說,做為第一線的里長,我們都很樂意;可是如果公部門能透過媒體大量宣導,會開始有民眾改變生活的態度。

吳里長:剛才說的保水或水撲滿我們都做了,但我們地勢比別人低。我們有做雨水回收,從102年起,我們原先沒做還好,做了反而從地下室就開始淹,因為當初設計的量體不夠大。另外像高壓舖面,我們也很確實的做,有的底層都是水泥,我們是很確實的一層層都做了。但我們可能因為低窪,所以水都流到景美抽水站。唯一可解決的就是上游的滯洪池趕快做起來,瞬間的水不要一下來到下游。不然就像何老師所說,整個帶狀公園,以前景美溪的舊河道,箱涵就是設計這麼大,除非要整個開挖,重新設計量體,這樣可能才能解決水患。

鄢里長:其實安全社區有注意到,就是只有你家做不夠,須要大家都一起做。透水磚的問題,其實我們社區有請人家做高壓舖面,他們不願意,因為成本高、工法麻煩,所以是否由政府帶頭做。假設我們全台北市人行道都是透水磚,相對水溝的排水量就可以增加,也就不易淹水,這是城市發展的願景應該要思考的政策,施工的時候也須要各個里長的監督。

梁老師:三位里長都提到透水磚與高壓舖面,我從幾個角度來講,也許未來也可以跟里民溝通。第一,現在到處在講滯洪池,是因為不了解,民眾希望政府做,政府也拿不出更好的治水方法。但其實算一算這些滯洪池的量體,就知道做滯洪池是沒意義的,十多分鐘的時間很快就灌滿了。第二,透水舖面,國內已有人設計很好的透水舖面,又便宜,有興趣的話請到新店安和路水利署去參觀。結果那樣的設計在國內沒辦法做,因為採購法不能規定,所以沒辦法做,設計者反而到以色列、德國做。所以里長們的小工程是否不要招標,雖對廠商可能會虧本。但以對愛台灣的熱心,設計者應該會願意。

黃里長:最近大家談水的問題。抽水站和透水舖面都有在做。如果要用透水磚,廠商也就照做;在溪口國小的透水磚確實是有達到目的。人行舖面沒有差別。只是現在要市府設計單位設計透水磚,廠商就要照做。如果人行道全做透水磚,雨太大,山上沒有辦法存水,就淹到景美溪、新店溪,就淹水了。我幾十年沒有遇到這樣的情形,主要是雨量太大。另外,景美溪的景觀,上次水利處說先做一段,從景美與新店溪的交會口做到世新大學,可是到現在一點眉目都沒有。我們希望也不是說大水來要花錢就不做,以前都在政大,尾端都沒有景觀,我們也要可以讓市民親近水的景觀。文史方面因為包括太廣,請大家再研究。景觀部份,之前我申請景觀台將近十年了,水利署答覆是沒有辦法,它回覆因為水量太大。

高里長:台北市小公園應該可以做一些水池留下雨水,可做為澆花或消防用途。另外,除了平常澆花之外,可減少淹水問題,還可以沈澱,做為公園清洗用水,像劉老師說的中水的使用,也可以減少自來水的用量。

劉老師:其實里長們之間的溝通是好的開始,任何一件事都要一起做。我們有內水/外水兩種概念,現在兩個一起發生,暴雨時,污水管就當排水使用,因為我們用的是大系統,都到八里去,所以系統必須要改變。第二是山上的水土保持,像蘇迪勒與杜鵑颱風,因為雨量很少這麼大,但即便像烏來流域治理這麼好,還是淹水,山上水源會流到新店溪,所以水一定要上下游一起治理。

關於滯洪池的設置,是指能做的地方,不能的就不勉強。政府不是不做JW工法,專利現在不貴,但JW的孔隙數約一公分,所以就有落塵量的問題;台灣還在開發中、易有落塵,JW工法最成功是在北科大內,而不是在路邊。公園處做的兩年後就塞住了,之後要沖水洗乾淨。所以不管是JW工法還是高壓混凝土的透水工法都會有問題,但還是要做。現在羅斯福路是高壓混凝土,一共有四種工法,看哪一種適合在台灣做。排水溝的70公厘已是台灣最高標準。台北市下雨量350公厘已是豪大雨,排水系統消化不了。所以里長要讓民眾瞭解,淹水是正常的。但這些水要排到哪裡?到土裡、公園滯洪池或建物地下,然後再到河川。因為台北周圍是山系,一下雨水都下來,所以要從上中下游一起做才能解決。每個地方的里長與民眾都要有認知。這是我們最大的挑戰。

也許2030年後。2030的預測是人口的減少,台北人口會減少,居住面積往後退,就能還地於河。水岸第一排最糟糕,堤防內是安全的觀念,讓民眾產生誤解。未來居住不是河岸第一排,而是要往後退50甚至100公尺以外。清淤永遠清不完,今年清、明年又積。最可怕是大漢溪,石門水庫的繞庫排沙,暴雨時排,可是永遠也排不完,花了錢但看不到效益。我們的錢要花在那?民眾端要了解,土地公很重要,也就是各位里長,要建構一套清楚、口語化的論述。因為大部份民眾會說政府要處理,但台北市地下水位已經很高了,再下挖也沒什麼用,所以大家的觀念要調整。

高里長:山上的開發行為會影響到下游,我們對山林的保育觀念沒有做的很好,民眾的開發行為影響土石的流失。

劉老師:仙跡岩也是,一下雨泥土就流到景美溪。

高里長:違建行為會變星火燎原,甚至種菜等,造成土石流失。我常跟民眾講,你們不要在山上動刀動土,因為會影響到下端,會淹水甚至土石流。

鄭校長:剛才大家都講到的關鍵問題,淹水是最嚴重而且全民有感的。最近的分區淹水,不只是淹水還停水。我們剛提公共參與與環境教育的部份,推廣教育可以有什麼議題要談?比如山林要保護,由高山、淺山到城市,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面向,但是我們也意識到,景美溪水來就會暴漲;沒水的時候就乾、臭,去年還有魚群暴斃,因為水溶氧量太低。所以是否能有親水計劃,我們對大河城市的願景。未來是否可以想像,比如分區的污水處理,處理過的水流回景美溪,或流回社區自用。乾沽的河川會讓民眾覺得臭,希望可以不要淹水,也不要停水。面對極端氣候,對河川生態的保護,連帶感我們要怎麼建立起來?是否能做一件事同時完成好幾個目標?邀請各位里長一同來思考。像明年的文化社造,區公所與都更處希望社大幫忙、還有劉老師的OPEN GREEN的發展、社大的公民設計師等等,都希望水環境推廣的部份可以結合進來。

劉老師:此圖有七個項目,是上游到下游的計畫。一是從萬盛溪開始,民眾不了解,週邊的密度不高,很多人不認識,希望可以從走讀開始,做萬盛溪的綠地串連。二是景美的文化軸帶,也是從關心歷史帶入水患治理的概念,景美溪的彎曲很漂亮,文化的藍帶在生態上的效果,我們都可以試著做。辛亥路的家園營造,還有像給水區的治理、低密度開發的限制,有了共識後,應該落實到市政府的土地管控計劃中去實踐。上游的道路的開發,山系與平地的綠系統被切割,所以須要做生物廊道的串連。明興里的生態教育或萃湖,這些子計劃可做示範推廣。還有淡蘭古道可做串連,從歷史的故事,這一代到下一代,由關心到落實。此外,仙跡岩的手作步道。民眾都以為要用大結構,但無法解決問題,手作步道可以用小系統排水。社區若能認養,經驗就可串連。其實是我們先以小計劃,逐步一點點做起,這些區塊做好就有機會。我們的依山計劃是先用文山做示範,內湖,信義計劃區問題也很嚴重,都要做調整。我先提出方案,未來各位里長若有興趣,希望能有良性循環。

黃里長:請問景美溪的疏浚,專家說下游做水壩會改變景美溪,希望景美溪能更漂亮,但上游還有養豬戶。

劉老師:要做水壩的原因是希望基流量要夠,所以還是以親水的概念來談為什麼要做水壩。比較好的做法不是做水壩,因為上游還有污染,水壩的做法現在都不是很鼓勵;雖然因為有水域環境可以休閒玩水,但其實是要看河川的特性。以景美溪來看並不適合,因上游污染水並不乾淨。第二是疏浚要有很大成本,而且每年都要編費用,但效益不高。遊憩目標可以採用別的方法來做。現在魚類僅有幾種,比如目前是否有香魚?水壩的基流量不夠,像校長說污水系統處理完流回景美溪的概念。另外,有的專家說用橡皮壩,但是橡皮壩的壽命不高,所以我們要花很多精神去維護,可以提供的休憩效益有限。全河域要有整體規劃,其實都要全河域的治理,否則上游下來的土方,壩體大概不到三年就有問題,這是台灣水系的特性。

黃里長:溪內的清淤這都是資源,砂土、石頭也可以做營建利用。(景美溪的較小不適用於營建)細的土沙是挖管溝用的。

鄭校長: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做最後的回應與歸納。在座都是社大的老伙伴,我們從公民會館、貓空到景美溪,一直很關心整體的發展,除了劉老師說明的軸帶的想像、水系沿岸的保育到下游的親水,水的文化意象等等都是我們關注的。

何老師最近提出林蔭大道,是否可由景美站二號出口到萬隆站二號出口,先做瑠公圳的意象。劉老師說會人口減少,也許就自然還地於河。但我們不能坐等,也許到了2030年,有的河可開蓋,開門見河,河水帶風,夏日就不熱。高里長曾提及渡船頭的意象,以前上下船的地方、萬盛溪與景美溪的支流、公園帶等等,透過在地的水源歷史、文化與生態的結合,再加上氣候變遷,面臨淹水與停水的問題,大家就會感覺到這條河與我們息息相關,未來期待河的兩岸一起努力。

軟性的意象我們會先做,也請里長們一起參與;明年的參與式預算也會是很好的參與時機,我們會協助公民會館辦說明會,屆時歡迎大家有任何的想法也一起提出。謝謝各位里長與老師們今日的參與。

閱讀 4549 次數 最後修改於 週一, 16 July 2018 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