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蓉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教所教授(2008/11/1)
一、禮敬並隨喜文山社大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十年來,文山社大作為台灣社大運動的領航者,帶領社大跨出當代成人教育的新頁。放眼國內外,成人教育不外乎三條路線:補救教育路線、商業學校路線與休閒路線。然而相較之下,文山社大與國內許多社大走的卻是迥異於上述的路線,這在世界上是少見的。記得2003年我因為社大運動的緣故,被邀請去澳洲巡迴演講,當時有位國際成教界資深的前輩Dr. Michael Newman在聽完我的演講後,特別慎重地向我致意,要台灣社大的伙伴繼續堅持為社區大學作為「大學」 的理想--知識解放與打造公民社會而努力。
受邀參加文山社大十週年校慶前,鄭秀娟校長寄給我兩份資料:文山社大十週年學員文集《從啟蒙到參與》(許曦之等,2008)和紀錄片《社區公民運動啟蒙的故事》(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2008),我仔細閱讀後,感動於文山社大師生的努力。首先是許多老師的持之以恆在社大教學,七年、八年、九年、十年而沒有被彈出去,那是不容易的。記得我曾經在高雄市新興社大教了五學期,那些年常掛在口頭上的一句話是:教社大比教博士班還難!影片中,文山社大老師們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像鄭同僚老師、杜文仁老師和雷驤老師都提到:透過教學去面對自己以及同學們的生命意義的課題。
其次是學員的堅持。光是主動而又持之以恆在社大修課八年、九年、十年,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而讓我最感動的,莫過於郭中一老師在紀錄片中對於學員的描述。他用的字眼是:「在昏天黑地中看到天空」,到社大學習,讓學員從沒有自信到能站出去,重新自我定位、不再是依附於家庭的附屬品。這些都讓我首先要在這裡禮敬並隨喜大家,因為有文山社大、有你們的堅持,教改露出一線曙光!
二、教改要成就什麼?從啟蒙到參與
「教改像一團迷霧」,黃武雄老師在《學校在窗外》(2003)書中如是說。的確,當討論的重點放在現行教育的各個制度時,一時之間很難釐清。但是當討論的焦點放在我們想成就怎樣的人時,似乎圖像比較清楚。
翻開《從啟蒙到參與》一書,一個個故事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學員林寶桂說:「我學習一向認真、一定有我的一片天,若干年後,說不定也開個畫展,我雄心萬丈,會克服一切困難」。說這話的寶桂幼年失怙,家中有一餐沒一餐,結婚後先生讓她讀夜校六年;曾在台北開計程車十二年、開安親班,空大肄業,現年六十五歲,在社大選修九年超過128學分,修習過包括心理學、畫文創作、電影筆記、音樂賞析、禪與生命、兩性文化及繪畫等課程,令人嘆為觀止。
學員許曦之,利用每個不可能的時間書寫。她說:空閒時間是被擠壓出來的。她一直被內在的某種驅使去書寫,在自我期許和老師的鼓勵下,還出版了一本書《回娘家》。鄭同僚老師形容曦之求知若渴,知識吸收像裝上馬達的海綿。曦之表示:剛來的時候為了學位,然而現在學位暫時擱一邊,很有自信地用所學去幫助人。體會到在文山社大,同學們交換人生經驗、沒有顧忌地交流困境、互相扶持;吸收到的東西早就超過學位的意義!
其實,上面兩個故事僅是眾多社大發生的故事之一、二。它們不但證成了黃武雄老師所主張的:「教改的首要任務在釋放學生的心智」(黃武雄,2003)的可貴與可能性,而且回答了教改要成就怎樣的人?那就是文山社大十週年學員文集的名稱:《從啟蒙到參與》,亦即,更從啟蒙的個人到能夠從事社會內在反省的公民!
三、神奇的力量如何產生?從體認、再認識、表達個人的生命到重新定位自己和社會的關係
文山社大前任校長唐光華在《從啟蒙到參與》文集序中提到:「從學員的文章,可以看出無論是學術課程、藝能課程或社團課程,都能對學員發揮神奇的啟蒙效果」(許曦之等,2008,p.5)。學員鄭景隆就提到:「許多老師非常會教學,把很多困難的知識,深入簡出讓學員都能聽得懂,這些老師的上課魅力,甚至可以讓學生跟他數個學期,課堂上是師生關係,課堂外是好朋友」(ibid., p.14)。我則讀到那是因為學風自由;課程包羅萬象;講師們身上流露出自信、專業、認真及對學生的耐心;學生因而可以生吞活剝各種課程,不僅大大地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更激發他們對自己與對這社會更多的想像與期待。
記得雷驤老師在前述紀錄片中提到他開課的想法。他說:人有對於知識文化的願望、普遍的滿足求知和對於文化渴求。他感慨於現今人們所過的耗損型生活模式,讓人感官的變得鈍化。因此,他開課是想用簡單的形式,如:繪畫和寫作,喚回感官、復舒感官。讓人的創造力提昇,影響他們對於生命的看法。
至此,腦海中浮現夏林清老師的一句話。她說:「創造條件去支持一個人逐步清晰地自我敘說,不僅只是尊重一個人自主地選擇其生命基調的權力,它更是一個人最有可能將生命的慾望與利益整合現身的一種個人化的方法」(夏林清,2002)。我想,社大之所以可以釋放學員的心智,讓學員的主體性有展現的可能,就在於提供了一個這樣有別於制式教育的好環境。
進而言之,記得夏林清老師在蘆荻社大成立三年的錄影帶中,曾經說過:蘆荻社大有三個層次的任務。剛好可以回答「從啟蒙到參與」這神奇力量如何產生這問題。她說到:第一、經由成長性、分享性的課程,促發成年人透過對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生命體驗的再認識。第二、透過找到不同形式的表達媒介,如演戲、寫作,在他們反觀確認的同時,成年人尋找到一種表達的管道、媒介和新的方式,才有條件接觸長久積累在他們身上的經驗材料,那在蘆荻是藝術表達類的課程。第三、利用學校作為基地,讓成年人有不同於過去工作者角色的身份重新參與社會、在地的社會與社區,並對社會產生認識(蘆荻社大,2001)。在文山社大我也讀到這樣的軌跡,而這種種是在制式學校任教的我所一直謹繫在心,卻又望塵莫及的教育目標。
四、期待下一個十年社大共學文化的茁壯成長
為什麼社大做得到,而一般大學院校反而做不到呢?我想這一切是因為有一群志同道合,願意主動參與、誠懇面對人我、群己與周圍環境的人,持之以恆地經營社大的共學環境。
黃武雄老師曾提過理想的社大教育環境是:平實而自然的知性環境,讓人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自己與世界的關係。並且,能讓每位學員在共讀討論中,有充分自主的空間進行探索與思辨。在這裡,沒有階級、權力結構力求扁平,人與人之間力求親和而平等。人性中正面的成分慢慢發酵,新的事物在人密集而開放的互動中漸漸成長(黃武雄,2003)。
李丁讚(2004)曾對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做了詮釋並對社大有深刻的期許。他談到「社區」一詞應有四個意涵:整體性、特殊性、文化性與行動性。詳而言之,社大的整體性指的是:社大應與各相關團體作結合,成為社區再教育中心和研究出版中心。社大的特殊性在於應配合社區既有的人文或產業環境,設計出特殊的課程,讓大學與社區做更緊密的結合。至於文化性方面則指:大學、文化、社區三位一體。亦即,社大應為所在的社區創造一種屬於該社區特有的文化特徵,社區才有真正的認同和生命,社大才真正變成這個社區的大學。最後在行動性方面,他提到:社區文化的創造是一整套行動方案積極創造的成果。
我認為教育目的在創造一個共善的環境,讓善的循環不斷地在此開展。要完成社大肩負的解放知識與打造公民社會的任務,起點在於參與社大的所有的人—師生與工作者的啟蒙,文山社大十年創造了獨特的文山社大文化,並見證了這種可能性。接下去十年,需要滾動更多志同道合者的參與,更深刻地經營這樣的共學文化,因為公民啟蒙與新文化運動才正在開始!
參考書目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2008)。社區公民運動啟蒙的故事(紀錄片)。台北:作者。
台北縣蘆荻社區大學(2001)。蘆荻社區大學介紹(CD)。台北:作者。
李丁讚(2004)。試論社區大學中「社區」一詞的意涵。載於顧忠華(主編)。成人的夏山—社區大學文獻選輯(頁124-133)。台北:左岸文化。
夏林清(2002)。找尋一個對話的位置:基進教育與社會學習歷程。應用心理研究,16,119-156。
許曦之等(2008)。從啟蒙到參與—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週年學員文集。台北: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台北市社區大學民間促進會。
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台北:左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