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文山福興宮     景美有兩所福興宮,皆奉嗣福德正神土地公,各自在宮名前冠上區域名稱,以玆分辨,分別是福興路的景美福興宮及興隆路三段185巷底的文山福興宮。 文山福興宮由「興隆社區」牌坊往山坡上走,即沿著興隆路三段185巷走到底,就可找到。該廟安座於民國74年(歲次乙丑) ,每年農曆七月舉辦普渡法會,敦請道士做法祈求平安,法會後讚普者可得領豬公肉一塊及白米一包,作為讚普的答謝禮,2007年普渡法會計有236戶登記參加,規模不小,這也是該廟的傳統特色。     該廟旁邊有一條往興隆山的登山步道,是附近居民的運動好去處。此外,廟所亦是興家里及興光里的里民活動中心,平日亦為老人家聚會聊天及卡拉OK的歡唱場所。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東福宮     東福宮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廟址位於辛亥路四段166巷底的興泰公園旁,對面為文山駕訓班,地理位置就在捷運辛亥站後方山丘的另一面山坡下。根據耆老的說法,原廟在目前廟宇前方農田旁的大樹下,以石塊砌成的小廟,內奉石雕的土地公神祇,在1970年代初期,信眾受土地公指示,因當地風水已遭破壞,土地公不擬再居舊所,於是募資興建新廟於大樹上方的山坡上,目前仍在大樹下的原小廟處,以石塊堆砌模型以紀念該廟之發跡地(第二張照片所示)。     在東福宮的正後方山壁上,嵌有「山神」的石碑,以祭拜主管山脈的神祇,也是傳統道教崇拜大自然多元神祇的常有現象。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文山溪洲福德宮     溪洲福德宮位於師大分部右後方,即溪洲街與環河快速道路交口的位置,廟址是溪洲街臨16號,所處位置為公共路地,故非永久的戶籍建制。目前所見福德宮,已是第四次重建,根據廟史的記載,內奉土地公係於1741年(清乾隆6年),由陳仲惠與邱煥兩位先民,由福建省同安縣恭請隨行,渡海來台。最早的小廟建於堤防外的新店溪畔,不幸於1927年(昭和2年)遭洪水沖毀,土地公乃由陳江湖先生暫奉家中,嗣與高旺興先生奔走籌資,原址重建。1960年(民國49年),政府因防災因素,增建堤防,福德宮又遷建至溪洲街103巷30號前;又因1990年(民國79年歲次庚午)環河快速道路興築,而落腳於現址。       現在外部牌坊雖稱廟名為福德宮,但廟門上方石碑的原始廟名,乃根據廟況的小空間,謙稱為福德祠。福德祠雖小,但因奉祀的土地公年代久遠(超過260年) ,為萬盛地區最被敬重的土地公廟,萬隆集應廟保儀尊王出巡時,即以此廟為停留的首站,可見其在信徒心目中的地位。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萬隆集應廟      萬隆集應廟位於羅斯福路五段211巷1號2樓,即捷運新店線萬隆站3號出口巷子前方,主祀尪公保儀尊王張巡及尪娘林氏夫人(賜封申國夫人),為林氏家族所籌建。康熙末年(一說是乾隆年間),高﹑張﹑林三姓以保儀尊王護身隨行,由福建安溪渡海來台,登台後同奉祀保儀尊王;1853年(咸豐3年),三氏人丁繁衍,意見分歧,乃決定分立祭祀,並以拈鬮(抽籤)決定鎮廟之寶歸誰奉祀;最後高氏得保儀尊王神像,林姓得林氏夫人神像,張氏得白瓷香爐。林氏爰立廟於三塊厝(台電變電所附近,為林﹑周﹑陳三姓共同開發,故名),於1921年(大正10年)遷建小廟於現址旁(舊地名番婆厝),且於1947年(民國36年)整修;最後於1985年(民國74年歲次乙丑)籌建完成目前之富麗大廟。建廟當時,考量一樓可公里民活動空間使用,乃規劃以二樓為神明廳。目前主祀保儀尊王及林氏夫人外,左配神為天上聖母媽祖,右配神為福德正神土地公,並陸續增加供奉民間道教多神祇信仰之神明(包括尊王左右護駕霆驅魔大將軍雷萬春﹑南齊雲,黑虎大將軍(虎爺公)﹑太歲星君及入口處的五營兵將)。每年農曆二月初一為林氏夫人生日﹑二月初二為保儀尊王聖誕,舉辦慶祝繞境儀式;根據萬隆集應廟廟方記載,2007年為保儀尊王1298年聖誕,依此前推,保儀尊王生於西元709年,時為唐朝中宗神龍五年。 目前年輕一輩的林姓家族,力圖擺脫萬隆集應廟等同林氏集應廟的家廟印象,積極推廣萬隆集應廟公開化,歡迎各界香客蒞臨祭祀(一樓目前放置神轎及尊王出巡道具,並供停車使用),最近因水泥掉落於102年10月完成門面整修。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福安宮     福安宮廟址在懷恩隧道上的溪仔口山山腰上,奉祀福德正神土地公。據廟史記載,清末陳氏渡海來台,定居於仙跡岩山腰,供奉土地公於此地;後由其子孫與附近居民組織福盟,籌資興建小廟安奉。自登山步道開闢,登山者漸增,經由此登山客經常參拜,香火鼎盛,但因廟小且破舊,於是陳氏親族陳萬得先生發起重建,承蒙各界諸善信踴躍捐款建廟,遂於民國七十四年完工安座,呈現今貌。廟門入口廟名「福安宮」的匾額,為當時監察院長黃尊秋先生的題贈,門聯由當時景美地區的監察委員許炳南先生所題贈。此廟雖位處偏僻山腰,但卻有院長級的名流題字相贈,蓬璧增輝,相當特別。造訪此宮,可由興隆路二段220巷65弄(興隆公園南側)上仙跡岩步道,大約100公尺處依指示牌左轉,往三段304巷方向,步行10公尺的右方;亦可由興隆路三段304巷巷底,在興光市場後方上仙跡岩步道,約在200公尺處。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紫範宮     在景興路263巷往仙跡岩方向的右側,26號即為紫範宮所在地,正殿奉祀天上聖母媽祖。在民間盛傳媽祖(俗名林默娘)保佑漁民的神蹟故事,因此台灣沿海一帶有諸多供奉媽祖的廟宇。而文山地區主要的廟宇,則以保佑先民渡海來台的福建泉州安溪的地方神祇保儀尊王、保儀大夫、及清水祖師為主;後因以務農為業,又有許多土地公廟的建立;又因仙跡岩足印的傳說,也有孚祐帝君呂洞賓的廟宇。而以媽祖為主神的廟宇並不多見,紫範宮則為景美地區民眾多元神祇信仰所需,於民國五十二年由熱心地方人士發起籌建,由雲林麥寮拱範宮分靈而來。目前紫範宮亦成為許多被信眾寄祀的多神祇廟宇,左殿供奉多尊關聖帝君,右殿則有多尊土地公,這也是紀錄景美地區由農業社會過渡到工商社會的另一現象。在農業社會年代,信眾自行在家中安設神壇,奉祀信仰的神祇;而後在工商社會年代,平房紛紛改建為公寓大廈,家中無多餘空間設置神壇,因而將原先奉祀的神祇安奉於公眾廟宇中。      欣賞紫範宮的全貌,則須再往上走五十公尺,後往下望。紫範宮開放時間只有在上午八點至十二點。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台北江西會館及萬壽宮      位於興隆路二段116號的台北江西會館,為1949年播遷來台的江西人所設。民國三十八年,江西省保安團團長鄭執慶率領部署來台,安排在景美定居,並於民國四十二年九月成立台北江西同鄉會。民國四十四年五月於景美興隆路購地500坪,並於民國五十四年籌劃興建江西會館。民國六十年九月完成一樓工程,並設置萬壽宮供奉江西地方神祇許真君,後陸續增建,於民國六十六年九月全部竣工。     萬壽宮由會館旁96巷口進入,一樓中央供奉許真君(江西治水除妖的地方神),左右兩側為崇孝祠,右方祭拜歷次戰爭之烈士英魂,左方祭拜江西歷代先哲鄉賢;在崇孝堂外側樑柱上一附對聯刻著「暫奉魂靈安寶島、待隨旗鼓反神州」,可清楚了解當時反攻復國返家鄉的情懷。在二樓懸掛一幅江西省大地圖,三樓設有崇孝祠安置江西同鄉的神主牌,並設有文史館記載保留山西省的人事物。根據熊約翰先生回應表示,前江西籍立法委員姜伯彰先生為該館貢獻最多的先賢,並創辦「江西文獻季刊」,報導當代人物章贛先賢山水文物等。     台北江西會館為少見大規模的同鄉會共同建築,萬壽宮亦是少見的「外省」廟宇,景美的台北江西會館是了解「外省人」心境很特別的地方。
景美會元洞清水祖師廟         位於興隆路二段22巷口,設置金碧輝煌的會元洞清水祖師廟牌樓(民國九十五年新設),沿著22巷進入,即可看見美輪美奐的清水祖師廟。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安溪縣歸善鄉依仁里西庚人士許標重、許標性堂兄弟渡海來臺,至十五分耙形(現興福里、興安里一帶)開墾,並請來清水師爺及靈著尊王(許遠)供奉。民國七十三年,許標重祭祀公業捐出現址,興建二層樓建築,一樓為許氏祠堂「公號四美堂」,二樓正殿中央供奉清水祖師,左配神為靈著尊王許遠,右配神為法主聖君張慈觀,於民國七十六年二月完工。每年農曆正月初六為清水祖師聖誕,聘請布袋戲團扮戲三日慶祝。         在許氏後代子孫中,就以許炳南先生當上監察委員官位最高,因此建廟時,中間門就請當時監察院長余俊賢贈聯,左龍門由副院長黃尊秋贈聯,右虎門由許炳南贈聯,而廟宇的門聯就安排當時台北市市長許水德贈聯(也是姓許),廟宇因有名人加持更添光采。         根據廟方建廟紀念碑文記載,靈著尊王(一說為里主尊王,閩南語發音相近)為許遠,民間有稱許遠為保儀尊王,亦有稱為保儀大夫。一般會因家族姓氏而選擇有利之稱呼,如許氏稱許遠為靈著尊王即為保儀尊王,木柵集應廟則稱張巡為保儀尊王,但愈來愈多共識稱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許氏所奉祀的靈著尊王是指與其同姓的許遠,另木柵忠順廟的尪公也是供奉許遠(因為也是許氏家族所建的廟宇),而景美集應廟早期傾向稱保儀尊王為許遠(廟內碑文記載),但最近新出版的景美集應廟簡介則傾向張巡為保儀尊王,許遠為保儀大夫。無論如何稱呼,他們兩位忠肝義膽的共同死守睢陽城,是同樣偉大,故許多集應廟也稱為雙忠廟。         而右配神法主聖君張慈觀,民間說法是福建省安溪縣的地方神,具有除妖降魔的超強法力,故亦稱法主公,在南京西路大稻埕就有一間頗具規模的法主公廟。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和伯公廟     位於興隆路二段25巷1號。原廟建於1931年(昭和六年)在25巷口的興隆路上,民國五十三年因興隆路拓寬才由興隆路遷移至現址,當時因地處低窪地區的農田,因而常遭水患,是於民國五十七年墊高重修,並於民國九十三年再次大飾整修。廟中奉祀和伯公,本名為羅和,一般民眾尊稱其為和伯公。據說和伯公生前待人和善,熱心公益,因未娶妻生子,死後其土地無人繼承而被人佔據,附近居民感念其善行,將其骨灰收葬並設香爐供人膜拜,後有石碑打造業者奉獻石碑,相傳頗為靈驗,之後信士又打造金身供奉於廟中石碑前。     和伯公廟已於2010年因都市更新興建大樓而暫予拆除 , 於大樓西側另建新廟.  
  分享在我的 Facebook 分享在我的 Plurk 分享在我的即時通   公館福德宮     位於台師大公館校區左前方的汀州路四段上,原廟於百餘年前建於羅斯福路四段底,再於民國六十一年遷建於此。民國八十一年大幅翻修,並特地自中國大陸訂製石雕龍柱及壁雕裝飾,頗費心思(2010年7月遷移至羅斯福路五段42號)。公館福德宮左前方的小巷(汀州路四段23巷)為日治時期鋪設的萬新鐵路舊道(1921-1965),鐵路由萬華火車站沿汀州路一、二、三段,過基隆路後接路口小巷至此,往前直通羅斯福路五段150巷口,再由羅斯福路通往新店。     在廟前方仍有荒廢的舊建築,此地也是早期萬盛庄的聚落之一,舊稱半路店,因有幾家店舖位於頂公館(公館街)往下公館(羅斯福路四段119巷內)的半路上而名。    該廟宇因都是更新已拆除,暫時搬遷至前方羅斯福路五段路邊的民宅一樓
第 11 頁,共 18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