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由興福庄的電塔談台北電力發展  (文山學學員高怡仁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位於興隆路二段興德國小旁的「深美- 台北山線030」電塔,因應電塔地下化工程,於2010年底拆除。深美- 台北山線030,代表深美變電所與台北變電所間高壓電輸電線路,030代表是第30號電塔。 深美變電所完工於1987年(民國76年),深美變電所完工才能有深美- 台北海線。台北變電所位於台北市景隆街,完工於1934年,是日月潭水力發電計畫工程的一環。 日月潭水力發電工程也把原來分散在台灣西部各地的區域小電力系統,利用南北輸電系統連接在一起,讓台灣西部電力可以相互融通,促進島內工商業發達,是讓台灣脫胎換骨由「農業台灣」進入「工業台灣」的關鍵原動力。 日月潭水庫為一無河流流入的離槽水庫,依賴武界壩攔截濁水溪上游的溪水,利用引水水路引入日月潭水庫儲存,然後再引到門牌潭水力發電所發電,流入水里溪,再回流濁水溪。  1888年由清朝台灣巡撫劉銘傳於台北市創立「興市公司」,裝置小型蒸氣燃煤發電機,在丹麥電氣技師的監督協助下,於台北城內首次裝設電燈照明,點燃「台灣第一盞電燈」。 1905年第一座水力發電所-龜山發電所完工,並完成至古亭庄配電所之輸送電線,供電台北市區、艋舺及大稻埕地區。 後因電力需求甚殷,於1909年完成小粗坑發電所。…
《看見褒歌+絲絲麵線濃濃情+補光捉影+快狠準》 四部影片紀錄文山茶、手工麵線、打鐵師傅、及全台僅存手繪電影看板畫家謝森山。 在科技與傳統的時空流轉中,剪樂社帶大家戲說家鄉故事,看見文山之美。 (參與者皆贈送蘋果便條紙乙份)   分享人: 鄭秀娟/文山社大校長馬麗英/文化工作者陳榮瑞/文山社大剪樂社 19:00~21:30景美國中    …
記憶是人生的全部,它容納了你所有的曾經,也標記著你的身份,失去記憶就像電腦格式化之後重灌,明明是同一台電腦卻再也找不回那應有的熟悉。 本講座結合「阿霞的掛鐘+忐忑+四分人」三部金穗獎影片,讓大家理解失智症、進而保護大腦與記憶,讓我們都能智(自)在憶(一)輩子。(參與者皆贈送蘋果便條紙乙份) 主講人:葉炳強醫師/輔仁大學醫學系系主任周淑美/台灣國際志工協會理事長林忠蔚/文山社大教師 19:00~21:30景美國中 ●本系列活動免費,敬請報名參加 ●講座報名方式 1.線上報名網址:  http://ppt.cc/REfh 2.文山社大辦公室櫃台報名 3.電話報名 TEL:(02)2930-2627 (景美國中)…
景文街今昔 (文山學學員李素真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景文街是一條南北向的街道,昔稱中正路(國民政府初期),惟早期台北通往新店的公路幹道,緊鄰景美街和景美夜市,至今仍繁華依舊。每當華燈初上,街上的行人和遊客總是絡繹不絕。  景文街於日治時期(西元1908年,明治41年),因興建鋼筋水泥的瑠公橋,而將瑠公圳部分圳道拉直改道景文街,成為瑠公圳道的一段,馬路的另一側可以看到滔滔的圳水。後來因都市快速發展,許多農地變為建地,瑠公圳失去灌溉功能,於1968年(民國57年),圳路加蓋鋪路,景文街遂成為一般兩線道之道路。 (上圖:瑠公圳還在時的景文街舊照)   現今之景文街,銀樓林立是其特色。在短短200公尺內,卻有8家銀樓(東側7家、西側1家),可以想見以前商旅活動及經濟活耀之盛況。訪問其中一家銀樓-金鳳興銀樓(景文街133號),據業者葉先生轉述,景文街銀樓全盛時期有13家,大約在民國70~90年間,因當時金價較低,台灣的經濟發展達到高峰,人們的消費力也高。而歷史最悠久的是金麗山銀樓,現在的經營者已是第三代。 (上圖:銀樓林立的景文街)…
兒子是負責保護總統的憲兵特勤,父親則是被迫休耕後,四處抗議政府圈地搶水、強徵土地的農民。執勤中的他,遇上前來抗議的父親,該如何排除狀況呢? 詹京霖導演VS徐世榮教授與你探討公民不服從運動、人民作主的糾葛與掙扎!(參與者皆贈送蘋果便條紙乙份)   主講人: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系教授、第三部門研究中心詹京霖/「狀況排除」獲第1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獎   19:00~21:30景美國中 ●本系列活動免費,敬請報名參加 ●講座報名方式 1.線上報名網址: http://ppt.cc/REfh 2.文山社大辦公室櫃台報名…
瑠公圳的開發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周嘉順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位於新店碧潭的瑠公圳取水口舊照)   郭錫瑠(1705年-1765年),又名錫流,天賜。本籍福建漳州,幼年隨父親移民至台灣,居彰化。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連同漳州族人從彰化北上台北開墾,定居於台北中崙庄。因開墾中崙附近的興雅庄(今松山區的台鐵臺北機廠、松山菸廠及信義區一帶)一帶土地。當時興雅庄附近的農田,都是仰賴柴頭埤(現在的信義計畫區靠山邊一帶)儲水灌溉,但是由於污泥的淤積,所以柴頭埤的水量逐年減少,無法灌溉大部份的農田。郭錫瑠先生眼看著一大片的土地,因為缺水而無法種植水稻,開闢為良田,覺得非常可惜,他根據早年在彰化的開發經驗,認為唯有水圳的開發,才能幫助這些缺水的旱田變為水源豐沛的良田,便決心尋找新的水源,開發水圳,灌溉農田。   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沿著新店溪溯溪而上尋找水源,發現新店溪上游的青潭溪附近是河水匯集的地方,水源豐沛,河床又高,非常適合築堤建埤,他認為只要沿新店溪畔開鑿水圳,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直達台北市,一定可以解決台北盆地的灌溉問題。   這段水利工程最大的困難,在築壩攔水後,還必需開鑿一條長約二百公尺的引水渠道(時稱石腔),才能將水引到大坪林過景美溪,灌溉台北東半部農田。石腔工程最艱難的部分是必須在新店街東南方新店溪岸邊一百多公尺岩石陡壁下,鑿穿一條引水隧道,不僅工程難度高,該地又地處泰雅族部落內,開圳建埤工人時常遭受伏擊,使工程的困難度更大。…
●本系列活動免費,敬請報名參加 ●講座報名方式 1.線上報名網址:http://ppt.cc/REfh [課程已結束] 2.文山社大辦公室櫃台報名 3.電話報名 TEL:(02)2930-2627 (景美國中)      …
2015/03/10

霧裡薛圳

霧裡薛圳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蒯宜生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台北最早的灌溉水圳是霧裡薛圳,因引用霧裡薛溪的溪水而名,霧裡薛溪就是現在的景美溪。相傳「霧裡薛」係平埔族語「美麗的河流」之意,是當時居住於景美溪旁的霧裡薛社(秀朗社的一支)的稱呼,因此景美溪最早稱為霧裡薛溪。1865年英國探險家航行淡水河流,於由景美溪經楓子林欲往基隆,見溪水清澈讚嘆此溪為「掬水可飲」之美稱。   霧裡薛圳在《淡水廳志》稱內湖陂,是第一條大規模引自霧裡薛溪(景美溪)進入臺北盆地的水圳,比瑠公圳更早開發。根據《臺北市誌》,清雍正乾隆年間有周姓等七人合資興建此圳,又叫周七股圳,此圳是從木柵鯉魚山麓的霧裡薛溪築石壩截流引水,通過埤腹,沿景美山腰開闢圳道,鑿穿石門,沿今日景後街到十五分迴繞蟾蜍山麓至昔日大安庄,圳道在今溫州街、辛亥路與新生南路交會處再分為九條中圳,灌溉大台北區水田七百餘甲,其圳道之寬度自上游最寬一丈二尺(4公尺)至下游最窄六尺(1.5公尺)不等。「霧裡薛圳」主要灌溉臺北西南區域,此圳引水灌溉木柵、景美至公館,並銜接到昔日古亭、大安庄、陂仔腳(仁愛路二段與忠孝東路二段間)、三板橋(南京東路一段與林森北路一帶)、下陂頭(中崙一帶)以及艋舺(萬華)一帶農田,是當時重要的水利設施。
國慶日快樂~~全國不上班不上課!!
本校徵求一位兼職清潔人員,歡迎中高齡、二度就業、工讀生均可工作時間:週一至週五 下午3:00~6:00或下午2:00~5:00工作內容:教室及辦公室打掃、垃圾處理工作條件:認真勤奮、有負責心、身體健康薪資待遇:時薪130元,享團保備註:居住文山區、新店市為優洽詢電話:29302627分機21 黃先生 意者請於10/20日前請將履歷寄至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第 63 頁,共 65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