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的開發
(文山學學員蔡雅文、周嘉順整理 何文賢老師指導)
(上圖:位於新店碧潭的瑠公圳取水口舊照)
郭錫瑠(1705年-1765年),又名錫流,天賜。本籍福建漳州,幼年隨父親移民至台灣,居彰化。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連同漳州族人從彰化北上台北開墾,定居於台北中崙庄。因開墾中崙附近的興雅庄(今松山區的台鐵臺北機廠、松山菸廠及信義區一帶)一帶土地。當時興雅庄附近的農田,都是仰賴柴頭埤(現在的信義計畫區靠山邊一帶)儲水灌溉,但是由於污泥的淤積,所以柴頭埤的水量逐年減少,無法灌溉大部份的農田。郭錫瑠先生眼看著一大片的土地,因為缺水而無法種植水稻,開闢為良田,覺得非常可惜,他根據早年在彰化的開發經驗,認為唯有水圳的開發,才能幫助這些缺水的旱田變為水源豐沛的良田,便決心尋找新的水源,開發水圳,灌溉農田。
乾隆五年(1740)郭錫瑠沿著新店溪溯溪而上尋找水源,發現新店溪上游的青潭溪附近是河水匯集的地方,水源豐沛,河床又高,非常適合築堤建埤,他認為只要沿新店溪畔開鑿水圳,經大坪林、景美等地區直達台北市,一定可以解決台北盆地的灌溉問題。
這段水利工程最大的困難,在築壩攔水後,還必需開鑿一條長約二百公尺的引水渠道(時稱石腔),才能將水引到大坪林過景美溪,灌溉台北東半部農田。石腔工程最艱難的部分是必須在新店街東南方新店溪岸邊一百多公尺岩石陡壁下,鑿穿一條引水隧道,不僅工程難度高,該地又地處泰雅族部落內,開圳建埤工人時常遭受伏擊,使工程的困難度更大。
當時的引水渠道工程,完全憑藉著石匠用人力一鑿一垂敲鑿,鑿石工人鑿入數公尺後,洞內就沒有光線,鑿石所用豆大的油燈照明繼續開鑿下去,再把敲下的碎石,用畚萁運出洞外,出隧道口是最危險時候,泰雅原住民常埋伏在洞口等候,等工匠一出洞口就給予出奇不意的攻擊,因此必需調派壯丁守護洞口,保衛工作人員之安全。據清朝乾隆三十八年(1772)墾戶蕭妙興等人所訂五庄合約中記載:「…與有關經營者一起做實地勘察試探的結果,同行者均說:谷深山又高,預定的圳路遍布岩石,要開鑿極為困難而叫苦不生!…生番兇惡百出,前後被攻擊數次而多人遇害。又生番出沒無常,實難令人預料,當時實是百苦艱難無與倫比。譬如支那列國史所載,即仗孫臏及吳起之勇,將軍之謀事,往往也會失敗,何況是我們,即使再如何注意週到,入深山之番界要避番害,實在是難上加難。至乾隆十八年屢次與生番接觸血戰,一連多年。乾隆二十五年圳路貫穿石腔時,當時之石材師鐘阿傳等,把當時與生番之血戰狀況,雕刻予當地圳路之路旁石上。…」
百年前,先民開墾時最重要的需求就是水源,而寶貴水源的取得,甚至引發原住民不惜發動戰爭。郭錫瑠公是位有遠見的冒險家,開圳取水,供水向農民收租金(這也是後來全國有農田水利會的由來),這是個十分困難但很能獲利的模式。當時的創意包括在山中挖出河道,設置竹籠,甚至搭建水橋。史料記載郭錫瑠公為了與原住民講和,採用了最實際的「和親政策」娶原住民為妾,還聘請原住民當他的保鏢。
瑠公圳的水利工程於1740年(乾隆五年)開始進行,歷經郭錫瑠父子兩代,費時近三十年所建的圳道,到了1769年(乾隆三十四年)完成V字型木梘,真正解決通過景美溪的輸送問題,才正式完工,灌溉面積達一千兩百甲。圳渠全部完成之後,分為兩條,一條自新店溪上游入口處轉支流青潭溪,流至大坪林的部份被稱為「大坪林圳」,又稱為「上埤大圳」,而由碧潭入口經景美至台北的部份稱為「下埤大圳」。克紹箕裘,一時傳為佳話,人們為了感念郭錫瑠父子建圳造福鄉民的功德,就把下埤大圳稱為「瑠公圳」。
(上圖:昔日在景文街的瑠公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