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9日

文山區歷史上重要建設

 

    文山區地處台北市的外圍區域,在台北市尚未升格為院轄市之前,屬於台北縣的行政範圍(分屬景美鎮及木柵鄉)是大台北南區進入台北城的門戶在大台北地區的開發歷史上,有一些重要性的建設,在文山區也留下令人緬懷的記憶

    最早的重大建設,當屬灌溉台北城的水利工程早在清朝雍正年間(1725) 就有先民開鑿霧裡薛圳,由國家考場後方的鯉魚山引景美溪的水源灌溉台北西區的農田在乾隆年間(1760)郭錫瑠先生開鑿瑠公圳,自新店引青潭溪的水源,以木梘橫渡景美溪,進入台北城灌溉台北東區的農田之後在日治時期,在景美地區建築全台灣第一座鋼筋水泥橋瑠公橋,一方面取代木梘來輸送瑠公圳的水源,一方面也取代擺渡做為景美到新店的主要幹道這項重要的歷史建設,使瑠公圳在景美地區的圳道也有局部的改變,而這段歷史記載於設置在景美橋橋頭的開道碑」之碑文上

    在交通建設上,最早於1919年由南門開築輕便車軌道,經景美木柵深坑到石碇,除輸送物資外,亦有期戰略性的考量後來於1921年,由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建設由萬華到新店的鐵路新店線(俗稱萬新鐵路),全長10.7公里,在文山區設置十五分站及景尾站,使文山區的物資可經由輕便車輸送至今羅斯福路上的火車站附近集中倉儲,再轉運至台北。此外由十五分火車站也鋪設一條通至警察學校附近的輕便車,將附近開採的煤礦運出每至清明掃墓期間,由台北搭乘火車至十五分火車站下車後,再轉乘人力輕便車至公墓區祭祖,輕便車也是扮演區間運輸的功能。除一般運輸功能外搭乘萬新鐵路到碧潭風景區遊玩,也是當時盛行的休閒活動。可惜不敵陸運競爭鐵路新店線於1965年停駛這段重要的交通歷史也僅能留在耆老的記憶中。

    一個地區有歷史價值的建築被保存下來,就會被列為古蹟,由古蹟的了解,就可與過去的地方歷史接軌在文山區最重要的古蹟,當屬在景美夜市內的景美集應廟,瞭解了景美集應廟的歷史也等於約略了解早期文山區的移民歷史。清乾隆初年,高張林三姓由新店溪進入景美溪,在溪仔口上岸開墾景美,後來三姓各自發展,高氏於1867(清同治六年)在景美街現址興築集應廟,主祀保儀尊王,古色古香的集應廟於1985年被列為三級古蹟

  

    另外在民國97年,台北市文化局將位為公墓區的興福庄建塚紀念碑(1929年設置)列為台北市的市定古蹟,興福庄建塚紀念碑主要是為了紀念地方仕紳捐錢購買墓地供貧窮人家身後使用而設立。在公墓區中還有一處具有沖繩墓葬文化特色的賴氏萬壽塔(1940年建造)亦於同年被列為台北市的歷史建築。在文山區此兩處與墓葬有關的建築被列為文化資產也凸顯在台北城外的山區在早期社會土地使用所扮演的角色

  

    此外在文山區景豐街的景美運動公園也發現「十五分遺址」的相關器物(巴圖形石器及網墬),此段歷史也將文山區的開發歷史推演至新石器時代的晚期(約2000年前)更值得我們一起來了解。

閱讀 6186 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