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觀點
2017/10/26
融入式教案─實用英語
這次共同合作課程目標是希望能讓實用英語課程的同學們期末自行規劃行程,帶外國朋友出遊並介紹當地環境與文化特色。透過博鈞老師的專業講解,學生們更了解導覽與介紹實務和各類注意事項。博鈞老師分享了他以往進行解說導覽的經驗,以及進行單車旅行時,路線規劃的方式還有Google Map的據點規劃功能,讓同學們得以有初步的規劃以及解說導覽概念。 課後同學決議帶領外國朋友至仙跡岩,大家正好藉此機會重新認識社區。班長李群為了籌備路線,與劉同學先進行場勘,規劃出適合大家的路線,並且考量幾個休息與介紹據點,讓大家有更多機會跟外國人互動。當然,實際執行跟原先的路線規劃雖然有些許落差,不過最後仍圓滿走完。外國朋友一路上與學生們互動,三不五時就在涼亭休息跟學生分享故事,學生也有機會跟外國朋友介紹周邊環境、生態、學生自己帶的點心、仙跡岩的故事等等。此次行程除了讓學生有機會應用英文,與外國人互動之外,更增加了些許英語解說導覽的經驗。
2017/10/26
融入式教案─單純的攝影‧拍出自我風格
一般同學反應,在景美生活那麼久,尚不知道景美市場裡面藏有這間廟宇.擁有哪麼多故事 尤其對集應廟的了解,透過何文賢老師說明,很多都是第一次該如何欣賞廟宇的建築之美在哪裡. 在攝影拍攝的題材上能做到啟發的作用,而不會不知所謂,所拍攝的畫面所代表的意義在哪, 在與何文賢老師的導覽介紹過程中,同學相對地提出一些問題,的確令人省思, 例如:有人就提出當地附近得攤商,是以集應廟為中心慢慢往外發展, 因為時間發展關係,週邊的建築已經將廟宇本身包覆住,因此很多人會忽略景美擁有這一間廟宇古蹟 這在未來集應廟不管是有徵收週邊土地做空間規劃時或是該廟宇活動宣傳, 是否能做出不管是讓在地的景美人或是外地遊客擁有更多認識的規劃? 以上並非單純只有攝影課可以達到的效果,透過其他課程老師的協同教學, 可以補足本科其他不足地方的面相!…
2017/10/26
融入式教案─手工皂
課程名稱:有故事的手工皂 單元名稱:融入式課程-網頁商品拍攝技巧 指導老師:游鴻益老師/王藹馨老師 內容說明:有鑑於FB,LINE等網路社交工具幾乎在現代人生活中佔有非常重要的角色,藉由這些社交工具或電子媒體達到社交或商業活動.手工皂本身就是一項商品,常看到學員將其作品在網路上分享,美中不足的是常有好的作品卻因個人攝影技巧使作品失分甚多.因此在本課程中特別加入拍攝技巧教學,希望藉由此課程能讓學員在最簡單的配備及環境下將個人作品美美呈現大眾欣賞. 回饋與省思: 學員受到許多啟發,收益甚多,攝影作品不僅是主體的實體紀錄,亦需要個人想法及創意,是有概念設計如何呈現主體之美. 在只有手機及傻瓜相機下,利用適當的光線及簡單的情境佈置也能讓個人的作品加分呈現在大眾面前. 活動照片及圖說: …
2017/10/26
融入式教案成果:手作木食器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融入式教案 成果報告 課程名稱:快樂手作生活木藝-木食器篇 單元名稱:茶藝賞析 指導老師:張滿堂 內容說明:這學期的木食器課程將製作木茶則及茶盤,在製作前拜訪張滿堂老師他在貓空的茶園。讓學員更深刻了解文山區的特色產業之一茶的製作與品嘗,也進一步認識茶具之美與使用方式,應用在後續的木藝創作中。 回饋與省思:這一趟茶藝學習之旅收獲豐富,實地了解有機茶的種植及製作過程;在張老師深入淺出的教學中,大家也學會如何品茶及泡茶。學員們在投入木藝創作之前,先了解茶藝之美與茶具使用方式,創作將會更深刻、實用而富有感情。 活動照片及圖說: 貓空地形環境解說 有機茶園見學…
2015/11/17
遇見曼陀羅~~開啟安心自在之方
作者:寫畫曼陀羅 講師 蘇燕玲 我如我是存在,便已足即使世上無人知曉,我安心而坐即使舉世皆知,我也安心而坐有一個天地是知曉的,對我而言它是巨大的,那便是自我無論在今朝或是萬年、千年之後,我方成為我自己我現在可以欣然接受它,或以等同的欣然,等待著~~華爾特.惠特曼<草葉集>~~ 一、對於這堂課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 在文山社大教了兩學期課後,開啟了筆者對團體帶領的新觀點。 筆者過去所帶領的團體,學員間彼此的同質性高,生命經驗有許多相似之處。而社大學員不僅年齡差異性大,職業、生活背景也迴然不同。不過這兩學期來上課的學員對課程期待倒有些一致之處,如:紓解壓力、放鬆心情、認識自己等。有趣的是,這課程居然吸引了幾位社工人員來學習專業。因此筆者根據學員需求與期待開始調整原設計好的課程大綱,心裡估記著得邊走邊依大家的學習狀況來重新設計課程,更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境來適應不同於以往的師生關係。以往在團體中筆者與學員間的關係是遠的,主要在於角色關係不同之故,在團體中筆者只負責方案設計與帶領,行政事務自有機構幹部協助溝通協調及完成。 然而在社大這個班級筆者是班導師,除設計適合學員的課程內容外,更重要的是「班級經營」。故從行政事務、班級活動、學員身心狀況等都得一一關照,對學員而言這裡不僅是一個學習的場所,更是一個大家庭,不過是一種特別的:心靈家庭。在這大家庭裡,學員打破性別、年齡的差異,真誠分享彼此的生命經驗、目前正面臨的困境、以及成功與喜悅。筆者同時看見人們對於紓解壓力、尋求快樂、對團體歸屬感的需求和認識自己的渴望是超越年齡限制的,更甚的是希望有能力可以幫助他人。因此第二學期的課程設計除同樣有同學喜愛的校外教學外,增加了校外服務活動。筆者接受民間一所基金會邀請前往帶領暑假兒童營「彩繪曼陀羅」活動時,班上三位同學以助教身份跟隨筆者一起去帶領活動。課前我們開會討論團體內容,課後則立即分享心得與檢討,整個課程內容深獲機構好評;暑假我們即將至老人福利機構社會服務,屆時同學們將以一對一方式帶領長者進行曼陀羅創作,筆者在活動中以協助者的角色和同學共同設計課程內容、教導如何帶領曼陀羅創作,企從這些活動中讓同學增加自信、肯定自我,以提升自我價值。 二、文字與圖畫皆是心靈成長的助緣 曼陀羅中的圓沒有起點也沒有終點,恰如生命般,我們每天都在一個相同模式的輪轉中,若對現在的生活或關係不滿意,唯有將圓打破重建一個新的圓,生命才能展現新曙光。筆者帶領團體十多年來,看到許多人上了寫畫曼陀羅課之後打破生活中原有的輪迴,展現出一股新的正向能量,生命自此有著極大改變。但在進入課程前有不少人不知道曼陀羅和第一念抒寫是什麼?自己適不適合上這樣的課程?上這堂課的目的為何?或者是擔心自己文筆不夠好,寫不出優美的文章,以及對畫畫時無法表現出具象圖像有著極大的擔憂。上述這些較常見的疑問,筆者逐一整理如下:…
2015/11/17
一場不斷向前移動的追尋之旅
作者:微笑單車低碳行 講師 張博鈞 提出相對論的現代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愛因斯坦曾言:「人生就像騎單車,必須不斷前進才不會跌倒。」尤其是在科技資訊不斷向前飛速邁進的當代,這句短短的警語益顯啟發之效。社區大學作為成人社會教育的實作場域,包羅萬象的不同類型課程,往往是帶領成人學習者在終身教育這條路上前行的引導者。作為一個課程的帶領者,必須要捫心自問的是:「學員需要的是什麼?而我自己能給予學員的又是什麼?」微笑單車課程屬於環境生態學程中的一門課,除了滿足學員對於環境生態遊覽認知的需求之外,對於公眾環境議題的參與和實作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單車可以被視作是一種媒介或是載具,他搭載了不同學習需求的學員與不同的課程目標。從實務面來看,這些需求不一定時常與課程的目標相符;藉由課程設計的引導來將學員們的需求轉化成對於公眾議題的參與行動,是講師對於自己的期許,同時也是課程進行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這門微笑單車課的課程設計可以概分為三個面向:生活單車實用技能教學、戶外單車騎乘環境踏查與單車公眾議題參與。此三大面向皆有相對應堂數不等的課程內容,生活單車的實用技能為使整個學期的課程順利進行,安排在學期初先行透過實作的方式帶領同學們學習單車簡易修繕技巧、智慧型手機軌跡紀錄應用程式操作、單車相關公開資訊查詢方式等(上課照片見圖一)。 圖一 講師於戶外教學場地操作換胎技巧 學員們將這些於學期進行中所需的技能有初步的瞭解過後,學員於戶外踏查時便能夠更有方向與目標地進行騎乘。戶外踏查的騎乘地區安排,有三處的外縣市包括了:臺中彰化、宜蘭、以及金門。臺中彰化是使用與大臺北相同的公共單車系統──YouBike的中部都會區,此行走訪了臺中濱海的大安大甲濱海單車道,觀察海岸型的單車道設計規畫以及當地的泥灘地潮間帶自然生態;第二天則是針對在彰化市巷弄型的騎乘環境觀察,並對於這個中部古都有了一個概略性的歷史文化脈絡認識。第二次的外縣市課程選擇了宜蘭市,沿著宜蘭河從市區一路上溯至員山鄉的內城社區;沿途有著不同時期的歷史建物與河道水文,能夠一窺當地產業的發展脈絡,更有機會一乘內城社區的鐵牛車──力阿卡,聆聽體驗社區間最真實的農業生活。第三次的室外課則是遠訪了臺灣著名的戰地離島──金門,金門一向被譽為單車愛好者的離島騎乘天堂,略有起伏的平坦道路、豐富的自然人文生態、以及極富特色的在地美食,無不都吸引著單車愛好者前往騎乘(以上外縣市騎乘照片見圖二、圖三、圖四)。 圖二 於臺中高美濕地前的單車路線導覽牌合照…
2013/10/06
張之傑:社區大學的科學課程—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繁體)(簡体)
下載:張之傑:社區大學的科學課程—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繁體) 張之傑:社區大學的科學課程—以文山社區大學為例(簡体)
2013/10/06
劉益昌: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
【十五份遺址學術研討會】 台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主辦地點:台北市立社教館文山分館日期:97 年8 月23 日星期六 十五份遺址:一段學術史的議題劉益昌 一、前言:考古學研究的傳統和學術史的議題 台北盆地是台灣考古學研究的起點,從十九世紀末科學考古學在台灣建立以來,台北盆地就是台灣考古研究的重心地帶(陳奇祿、宋文薰譯 1950),1902年之前就已經在台北盆地內記錄了圓山、芝山岩、植物園等八處重要的考古遺址,也在盆地周邊基隆河與新店溪上游記錄獅球嶺、小粗坑、灣潭等七處遺址,這些遺址除了河溝頭、龍匣口(植物園)位於盆地內平原地帶之外,其餘遺址大都位於盆地周邊突出的小山或緩坡。1930 年前後,東京帝國大學曾經整理日本石器時代遺物發見地名表,在台北州境內記錄了十六個遺址,其中在文山郡發現深坑庄‧景尾遺址,並敘明是由伊能嘉矩發現(東京帝國大學…
2013/10/06
唐光華、鄭秀娟:從啟蒙到參與─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年的成就與困境
從啟蒙到參與─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十年的成就與困境 作者:唐光華(註1)、鄭秀娟(註2) 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作為臺灣第一所社區大學,在臺北市社區大學運動十週年前夕,藉此機會回顧與前瞻文山社大「模式」的特色、優點侷限,做為下個十年臺灣社區大學運動發展的參考。 壹、社區大學設立的背景 1998年臺北市政府首度試辦臺北市文山社區大學,其後,全臺灣各縣市普遍設立社區大學,十年內已逾80所;普設社區大學之推動成功有其特殊的教育、政治與社會等客觀背景,茲分述於下: 一、客觀條件 1. 教育方面 首先,與先進國家相較,臺灣受過高等教育的公民直到1990年代初期,仍然比例偏低,因此四一教改聯盟才會提廣設高中與大學的主張。第二、從正義的角度,希望能讓過去因家庭經濟弱勢或大學入學門檻過高,沒有機會受高等教育的公民有機會上大學。第三、正規大學傳授抽掉個人經驗的套裝知識,社區大學經由師生互動,可創造與傳遞經驗知識。第四、終身學習的風氣逐漸形成,戰後嬰兒潮這一代陸續退休,有再學習的需求。 2. …
2013/10/06
黃武雄:社大十年重談社區大學的定位 (未完稿)
社大十年重談社區大學的定位 (未完稿) 黃武雄 2008/1/18 社大十年有成全國研討會引言稿之二 一 社大十年。 從1998年第一所社區大學在文山成立以來,社大運動走了十年,一路真是跌跌撞撞。在資源與空間極其有限、社會支持度相對薄弱、穩定度欠缺,而主流價值對社大的認知與社大本身的自我定位之間,又有巨大落差的情況下,社大能從這夾縫裡抽芽、成長,真是台灣社會的奇蹟。 這奇蹟是靠無數對社會改造抱著無限熱情的朋友們,在各個角落堅守崗位,為理想注入心力,共同開創出來的。尤其第一線的朋友們更是辛勤工作,耗盡心力,日夜在剝削自己。我只是早期倡議社大運動的一員,沒有資格出面來感謝這些朋友們的默默付出,但台灣社會應該深深感謝他們多年來辛苦的耕耘。 十年社大。今天應該討論的主題是社大的存活、深化與種種現實的問題。可是我從2001年春天就從第一線退下來,對實務已相當陌生。幸好顧忠華教授及其他同仁,在接下來幾個場次都會與大家深入討論這些重要而實際的議題。顧教授的引言文〈社大的發展策略〉中提出許多很好的策略,像設立「台灣社區聯合大學系統」、「成人教育進修學院」或「與空大合作」等等,希望大家能認真考慮,形成共識。周聖心談〈學分學位的認證與接軌〉,也很實際可行。另外,我剛剛特別提到社大的存活,是因為有些縣市政府用「最低標」的競標方式,決定縣市內社大的承辦或續辦。這是反淘汰的作法,優質的社大可能因此被劣質的社團或財團法人取代。這是嚴重而且急迫的問題,我們也應該藉由今天「社大十年」的研討會,向社會發聲,要求這些縣市政府改弦更張,用「評鑑」或「最有利標」的方式,來委辦社大。 讓我把社大往後的實務問題,留給以後的場次討論。現在這個場次,我將集中重談談社大的定位。 1998年文山與青草湖兩所社大相繼成立。同時,台北縣五所社大在當時的縣長蘇貞昌先生的支持下,也開始籌備。我在台北縣設置社大的評議委員會上說:「社區大學是台灣社會的新生事物。」 當場有些回應,但對「新生事物」這個概念,只停留於各自表述。 為什麼說是「新生事物」?新生事物指的是:「從沒有出現過的東西」。任何東西從無到有,當然都是新生事物。一家麵店在某個街角開張,本來這個街角沒有這家麵店,現在這家麵店開張了,它便是新生事物。我的意思當然不是這樣。我談的是內容。如果這家店賣的,是從來沒有人賣過的東西,而且這家店營業的立足精神都與過去的店大相逕庭,那麼才說它是新生事物。 社區大學賣的兩樣東西:「知識解放」與「公民社會」,都是台灣社會從來沒有有開展過的東西;而社區大學本身,便是公民社會的一個樣態,這個樣態既跳脫集體意識,也不自囿於唯心主義,所以它對於台灣社會,也是陌生的。台灣社會到處都可以看到集體主義的影子,也到處都可以聞到唯心主義的氣味。超越集體主義與唯心主義的成人學校,對台灣社會,自然也是「新生事物」。 因為這個緣故,我說社區大學是新生事物。 二 社大成立之初,大家有個共識,認為社大的定位在於「尋求知識解放」與「催生公民社會」。十年過去,我們要重新檢視這兩個主要目標在社大發展中的位置。 關於「知識解放」,我在1999年寫過的一篇〈經驗知識與套裝知識〉,已大略勾畫出它的意義。並提出以(1)問題中心;(2)經驗穿透;(3)切入根本問題的入手方法,來發展經驗知識。十年過去,知識解放不易開展的原因,主要是外部條件不夠,例如沒有學位的誘因、修課學員的人數不足,導致許多學術課程無法存續。(而且當修課學員的動機,沒有強烈到願意為所修的課程,投入足夠多的心力,很多功課沒辦法要求學員花時間完成,這在一些自然科學的課堂上,學習效果會大打折扣。)沒有長期的實踐,便無法持續發展。在一些成功開授的學術課程中,許多講師都不斷在嘗試不同的方法,得到很好的成就。但有些核心的工作人員不斷反應,要找到能掌握社大精神的師資不易,而且以目前這種方式開授學術課程,要進一步連結到個人世界觀的重建,更是困難。當然,十年來也零星出現過一些成功的個案。 十年來,社大有許多朋友都為知識解放如何落實而殫思竭慮,提出種種想法,有些甚至進一步著手發展社大的特有課程,例如社大核心課程的設立、成人教育知識論的研究、三類課程的整併、「與世界連結」系列課程的發展與藝能師資工作坊的推展。這些現象,讓人看到社大內部充沛的生命力,尤其是它不斷反省、不斷修正、不斷創新的活力。 對於這些努力,我有幾點補充,也許有助於知識解放的實踐: 一般人想到知識解放,便立即想到要把學院的專業知識經驗化,轉譯成淺顯易懂的白話。這當然不容易,要做好它,必須先找到精通本身專業又有能力轉譯的人,投入心力來教課及編寫教材。如果能找到並集合這些人才來做最好,核心課程也許可以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結合網路的資源,像OpenUniversity的教材、MIT的開放課程等等,慢慢規劃出來。 但這些需要許多條件與時日。事實上,我也零星的看到有一些兼具專業與轉譯能力的講師,正在開授這樣的課程。 對我來說,在現有的限制之下,如果願意退求其次,改從課程規劃者的立場,轉向學習者,針對學習者的主體性,重新看待這個問題,事情也許還有點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