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9月26日

景美街─熱鬧商圈 匯集人氣

文◎曾美慧

 

清時稱梘尾,日人轉音為「景尾」,民國三十九年,景尾設鎮,地方士紳認為此地名不雅,乃改名為「景美」,意思為風景秀麗的地方,梘尾街也順勢更名。

◎段數:一段 ◎分段點:無 ◎全長:八九九公尺

大約三百年前,康熙末年,泉州安溪人高、林、張三姓自台北平原南下開拓,溯新店溪來到霧裡薛溪(景美溪)交會處的溪仔口(今景福街一帶)落腳。溪仔口港闊水深,成為拳山一帶客、貨運輸出入港口,大陸貨船可由淡水河、新店溪直駛溪仔口。今萬慶巖清水祖師廟一帶,清代已是十分繁榮的街市。早年水運發達,上游的「梘尾」在嘉慶初年設有渡船頭,梘尾街也趁航運之便漸聚人煙,道光年間已成街肆。

「梘尾」地名其來有自,「梘」是古時一種ㄩ形灌溉用水槽,乾隆年間,郭錫瑠開鑿瑠公圳,自新店青潭搭建木梘運水灌溉台北盆地,新店大坪林寶斗厝一帶稱「梘頭」。景美這端則稱「梘尾」。景美街,舊稱「梘尾」。蜿蜒的街道是當年瑠公水圳流澗的舊痕。據說今景美街尾,昔日渡船處設有梘寮。本街一八一、一八三號)維修被行人踩壞的梘板。景美有兩大水圳,瑠公圳開鑿之前,雍正初年先民曾築霧裡薛圳,引景美溪灌溉墾地;兩圳道相鄰,昔稱瑠公圳為前圳,霧裡薛圳為後圳,今景後街即是霧裡薛圳圳道,水圳也經景尾街,再往溪仔口流至古亭、艋舺等地。

清末至日據初期,景美水運依然暢通,不過溪仔口因淤淺而走向沒落,來往船隻改停泊上游的梘腳潭(今景美街底溪邊)的渡船頭。景美街規模益發擴大,儼然已是文山地區貨物集散中心。景美公有市場創於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在景美頂街與下街交界處,草創期僅佔地二十坪的四角亭簡陋建築,以豬肉攤聞名。當時公有市場以南至溪邊最熱鬧。昔稱「頂街」,染布坊、茶行、雜貨店、碾米廠、中藥行等商店雲集;市場以北的下街則是外地趕集的攤販聚集處,集應廟以北仍是仟陌縱橫的農田。

大約一百年前,恒茂藥行從木柵遷入頂街定居,和對面的恆德藥行,同時為當時街上唯一兩家中藥行。民國二十五年出生於頂街的張水柳,是恒茂藥行第五代傳人,對於景美溪舟揖往來的畫面,都是來自父執輩的記憶,自他懂事以後,景美水路已由陸路交通取代。明治四十一年(一九0八年),瑠公圳改行景文街,景美街廢為空溝,蚊蟲滋生,有礙市容觀瞻,於是官民共同出資填溝築路,並鑿通木柵路一段;翌年,景美溪上的木梘拆除,改建水泥橋(瑠公橋),是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橋,大正十年(一九二一年)萬新鐵路運煤、載客的火車在街西的羅斯福路六段轟隆而過;鐵路、公路運輸興起,帶動木柵、新店的繁榮,商販可直接到新店。木柵採購、做買賣,景美街失去貨物轉運中心的地位,商機開始由盛轉衰,街市一度蕭條。

民國四十九年,張水柳成家後搬至下街立業,夫妻倆租相鄰的土埆厝做生意,妻子作洋裁,他經營中藥行,當時下街店舖仍然不多,唯公有市場豬肉攤一帶人氣較旺,入夜後十分冷寂。張水柳回憶,景美街直至民國四、五0年代,仍是成排成列的土埆厝,頂街最前頭眺望景美溪的「許興泉」洋樓為昭和元年(一九二六年)富商許能才興建,是當時景美、木柵最華麗的洋式建築,可惜因木柵路一段拓寬,洋樓現成半壁廢墟,晚景淒涼。

民國六0年以前,位於下街的集應廟伸出的燕尾,依舊是景美街最美的天際線。集應廟是開發景美的泉州安溪人高、張、林三姓所供奉的廟宇,奉祀泉州安溪人的保護神:保儀大夫張巡和保儀尊王許遠。三姓分立後,咸豐十年(一八六0年)高姓族人先在梘尾竹圍內(今景美國小南側)建廟,同治六年(一八七六年)遷至現址,民國七十四年列為國家三級古蹟,正重新整修中。集應廟廟埕與緊臨的進興宮周邊(昭和九年興建)直到民國六、七0年代熱哄哄的廟口氣氛,才逐漸蔓延開來,而這得歸功於景美湧進一波中南部北上打拼的移民潮,旋即民國六十二年景美街夜市開張,帶動地方繁榮,低矮平房陸續改建為二、三樓的商店。

今日景美街的天空幾乎淹沒在雜亂參差的雨棚中,刻意從細縫中仰望,發現景美街仍保持六、七0年代的街屋樣貌,相較於周邊道路竄起的新穎大樓,彎彎曲曲的景美老街愈顯狹窄,近年打通的東西向防火巷道不僅比舊衝寬敞,也切斷了舊街的連續性。說起景美夜市,自民國七十九年即擔任景行里里長的張水柳充滿感慨,民國七十六年時,景美街原本是台北市四大觀光夜市計畫中的南區代表(東區饒河街、西區華西街、北區士林夜市、南區景美街),但因諸多人為因素無法配合而錯失良機。張水柳一直不曾放棄設立景美觀光夜市的心願,然因老社區街路拓寬不易、無足夠的停車空間等問題,光是統一改善雨棚,房東與商家便無法達成共識,多頭馬車的現狀頗令他有力不從心之慨。

即便如此,景美街從早到晚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不絕於耳,上午是販賣魚肉蔬果的傳統市集,黃昏過後,著名的景美夜市登場,人群接踵摩肩,老街擠得水洩不通,並與街東新興的景中街商圈連成一氣。傳統市集與現代大賣場相互輝映,擴展成景美商圈,是今日文山最熱鬧的商業區。

閱讀 5491 次數